这首明代朱同的《题自作山水(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首句“谁剪吴江半幅天”,以奇特的想象,仿佛是问谁有这般巧手能裁剪出吴江那如画的天空,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次句“沧洲诗思便悠然”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时的闲适心境和浓厚的创作灵感。
第三句“长江万里云垂地”,展现了长江壮阔的景象,云彩低垂,如同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增添了画面的深远和神秘。第四句“锡杖一条僧上船”,通过僧侣持杖登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禅意的融入。
第五、六句“怪石定从山上落,乔松势与海相连”,进一步刻画了山石的奇特和松树的雄浑,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一句“好山是处堪图画,任取旁人笑米颠”,诗人自信地说,无论何处美景都值得入画,即使他人不解,自己也会像宋代画家米芾那样痴迷于山水,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个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秀美,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追求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