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忆梅(其三)》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怀念与赞美之情。
首句“思绝东风岭外开”,以“思绝”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思念,仿佛在想象中,梅花在遥远的岭外悄然绽放,引人入胜。接着,“频劳清梦美人来”,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梅花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梅花的向往和渴望,将梅花比作梦中的佳人,既美丽又难以触及。
“一枝瘦影月初上,万片寒空雪漫猜”,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姿态,一枝孤零零的梅花在初升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瘦,而周围则是寒冷的天空,仿佛是雪花在空中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美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桥断迂途村远近,香消远浦水潆洄”,这两句转而描写了一幅更为广阔的画面。诗人想象着梅花所在的村庄,道路曲折,远处的水边,香气已经消散,只有涟漪在水面荡漾。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也暗示了梅花虽美却难以接近,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何年重扫林逋墓,放鹤亭前醉不回”,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眷恋,希望未来能再次寻访到梅花盛开的地方,甚至愿意像宋代诗人林逋一样,在放鹤亭前饮酒作乐,直到醉倒也不愿离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美丽、高洁以及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