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峒所作,名为《赠窦十九》。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灵台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是心中的所思,暮宿则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孤寂感。意多违意味着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重,而“木落花开羡客归”则是在描述一种景象,树叶飘落、花朵绽放,这样的季节变迁让人更加怀念远方的朋友。
"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贞操的赞美。“江海”喻指广阔无边,“传锦字”则是比喻高洁的品行和才能,如同珍贵的锦绣被传颂。而“风尘不觉化缁衣”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世事纷扰中保持清白之心,仿佛风尘都未能染污其清洁的心灵。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和共同经历的难得,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山阳可能是特定地点或心中的记忆所在,“会里同人少”表明这样的良缘不多,而“灞曲农时故老稀”则是在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简单而纯朴的生活。
"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这两句诗中提及了友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其品格的肯定。汉皇可能指的是某个时期的皇帝,而“容直谏”则表明友人的直言不讳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信任。而“怜君未遇觉人非”则是诗人对友人未被世俗蒙蔽,保持真实自我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朋友才华、品行和命运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洁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