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五)》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人兽,表达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味薄在世情,身托在安宅”点出主题,指出人在世间追求的淡薄,寄身于宁静之地,暗示了对世俗浮华的超越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接着,“古人久已逝,古道犹遗迹”将话题引向历史,强调古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典范依然存在,为后世所借鉴和传承。
“若计功利徒,屈指便千百”则批判了现代社会中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和短期功利的行为,指出这种追求往往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社会风气的败坏。接下来,“古云犹至公,贵人发亦白”通过引用古代的公正原则,以及即使地位显赫之人也难逃岁月的痕迹,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品质的永恒价值和时间的考验。
最后,“禽兽同斯灭,岂不足可惜”以禽兽作为类比,指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面对灾难或变迁时都难以幸免,从而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法则的无情。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珍视道德,以免最终如同禽兽般被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人兽,以及对道德与物质、个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和对道德伦理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