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五)

味薄在世情,身托在安宅。

古人久已逝,古道犹遗迹。

若计功利徒,屈指便千百。

古云犹至公,贵人发亦白。

禽兽同斯灭,岂不足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此诗《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五)》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人兽,表达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味薄在世情,身托在安宅”点出主题,指出人在世间追求的淡薄,寄身于宁静之地,暗示了对世俗浮华的超越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接着,“古人久已逝,古道犹遗迹”将话题引向历史,强调古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典范依然存在,为后世所借鉴和传承。

“若计功利徒,屈指便千百”则批判了现代社会中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和短期功利的行为,指出这种追求往往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社会风气的败坏。接下来,“古云犹至公,贵人发亦白”通过引用古代的公正原则,以及即使地位显赫之人也难逃岁月的痕迹,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品质的永恒价值和时间的考验。

最后,“禽兽同斯灭,岂不足可惜”以禽兽作为类比,指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面对灾难或变迁时都难以幸免,从而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法则的无情。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珍视道德,以免最终如同禽兽般被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人兽,以及对道德与物质、个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和对道德伦理的坚持。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六)

惜惜此光景,古贤亦曾经。

不知何修为,遂尔臻大成。

我也徒浮生,世辙殊未更。

多君幸兹遘,谈论披径庭。

君过九疑路,南薰琴再鸣。

逸响递樵云,慰我居山情。

形式: 古风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七)

情投各有适,感应异其风。

君子握化机,所贵立大中。

巧谲疑大智,滑稽诧圆通。

世路所以巇,入室且弯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八)

弓张射飞鸟,巧者犹能得。

君子履周道,岂为多岐惑。

义命良独安,行止顺通塞。

远之垂万世,近之范一国。

珍重君此行,时哉惟语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九)

默默非讷言,汲汲非求仕。

所贵审此心,为人与为己。

君子慎决机,有耻与无耻。

两端毫发间,一落便千里。

世路久波翻,谁复振维纪。

至人无容心,流行遇坎止。

君行尚自珍,万世良足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