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寺丞挽诗(其三)

有子知乎否,苍生命益危。

共伤周赫赫,谁叫庙嘻嘻。

随处皆螗斧,何方不茧丝。

斯人今已矣,抚事转伤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你可知道吗,生命如此脆弱。
共同哀叹显赫的周朝,为何庙宇中却笑声连连。
到处都是危机四伏,何处没有纷争如蚕丝般缠绕。
这个人已经不在了,面对世事只能更感悲伤。

注释

知乎:知道。
苍生:百姓, 生民。
益危:更加危险。
周赫赫:指周朝的显赫。
庙嘻嘻:庙宇中的笑声,暗指社会矛盾。
螗斧:比喻小人物的反抗或危机。
茧丝:比喻纷争和困扰。
斯人:此人, 指前文提到的人。
抚事:面对世事。
转伤悲:更加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陈寺丞挽诗》第三首,表达了对逝者陈寺丞的深深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首先提出疑问,询问是否有人理解生死的真谛,暗示生命脆弱。接着,诗人感叹陈寺丞生前的显赫地位与如今的离世形成鲜明对比,用“庙嘻嘻”描绘庙宇的寂寥,寓言人生的荣华终将消散。

“随处皆螗斧,何方不茧丝”这两句运用比喻,形容世态炎凉,到处充满矛盾和斗争,如同螳臂当车,而人们的生活如同蚕丝般坚韧又易断。最后,诗人直接表达对陈寺丞去世的悲痛之情,抚今追昔,更觉悲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陈寺丞挽诗(其一)

人物晨星似,如公正献家。

皂囊真相业,黄卷旧生涯。

胡不慭遗老,而兴大耋嗟。

天高那可问,泪眼为麻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陈总领挽诗(其三)

闻诏弹冠日,颓然秃鬓翁。

当肩百钧重,卷袂两拳空。

既上供军最,方修给饟功。

大钧那可问,曾不慭留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陈总领挽诗(其二)

举头西日远,满扇北尘污。

病已关心腹,吾何爱发肤。

变名逃越难,微服过商都。

忽复天开霁,依然只故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陈总领挽诗(其一)

士处宴安日,咸歆节谊名。

范阳徒尔怵,河朔莽然平。

仅识浅利害,恶知真重轻。

开禧忠义传,吾得扈农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