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游翠峰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对幽静之地的向往,以及在寺庙中寻得心灵宁静的场景。
首句“白发年来老更狂”,以“白发”点明诗人年岁已高,但“更狂”二字却透露出一种不羁与豪情,展现出诗人虽老犹壮的精神风貌。接着“爱寻幽僻到僧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的喜爱与追求,他愿意远离尘嚣,深入幽静之处,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精磨古石见山影,浸抱尼珠弄月光”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寺庙时的所见所感。古石上的山影与月光下的尼珠,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然。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早为炎蒸休战马,那知秋色动清商”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将“炎蒸”比喻为战争的酷热,希望它能早日结束,让“战马”得以休息;同时,又以“秋色动清商”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丰收,暗示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期待。
最后,“翠微若有徘徊分,早谢丹书礼法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想境界。翠微象征着自然之美,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而“早谢丹书礼法王”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传统礼法的反思,以及对内心真正信仰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