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豹》。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品格的赞美和向往。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这里的“车”指的是战车,“法”则是法度,即古代军事制度;“肇宗”即始祖之意,这里指的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或周武王,以他们为法典,建立了周朝的军事制度。"鼷文"指的是动物豹纹身上的花纹,而"阐大猷"则是展现出豹的大志向和气概。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的贤君一样,能够改变时势,实现自己的理想。"君子"指的是德行高尚之人,而"变"则是变化的意思;"来蕴"是积聚的意思,"太公筹"则可能是指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即后来的齐太公望,这里用来比喻理想中的伟大人物。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这两句强调了豹的威猛和速度,以及其在战场上的赫赫名声。"委质"指的是豹的毛色如同秋草之类,而"超羊鞟"则是说豹比羊更为迅猛;"飞名"即名声传播,"列虎侯"则是将豹与其他猛兽(虎)相提并论,表明其勇猛的程度。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豹那样,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为外界所动。"若令"即如果能这样的话;"逢雨露"是说如同豹在大自然中的隐身术,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长隐南山幽"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长久地隐藏在世俗之外,就像南山深处的幽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豹这个意象,展现出了一种高洁、威猛且不为世俗所动摇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人物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
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
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
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
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
久闭先生户,高褰太守车。
罗将翡翠合,锦逐凤皇舒。
明月弹琴夜,清风入幌初。
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
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沈似月光。
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