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过京

与客西游历汴都,荒寒不复见吾庐。

只今黯黯尘埃起,当日葱葱气象无。

虽觉人情犹向化,不知天意竟何如。

遥思阊阖西边路,一夕飞魂绕故居。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与客人往西游历汴都,那里的荒凉和寒冷不再有我的旧居。
如今只见尘土飞扬,昔日的生机勃勃景象已不复存在。
虽然感觉人们的情感还在逐渐变化,但不清楚上天的意图究竟如何。
我遥想那阊阖城西的道路,夜晚的灵魂会环绕着我旧时的居所。

注释

与客:我和客人。
西游:往西旅行。
历:经历。
汴都:北宋的都城汴京。
荒寒:荒凉寒冷。
吾庐:我的房子。
只今:现在。
黯黯:昏暗、凄凉。
尘埃:尘土。
葱葱:茂盛繁密。
气象:景象。
虽觉:虽然感觉到。
人情:人们的情感。
犹向化:仍在变化中。
竟何如:究竟会怎样。
遥思:遥想。
阊阖:古代宫门,这里指京城。
西边路:西边的道路。
一夕:一夜之间。
飞魂:飘荡的灵魂。
故居:旧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持节过京》,描绘了诗人西行经过汴都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与客西游历汴都"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西行,目的地是繁华的汴京。然而,接下来的"荒寒不复见吾庐"则揭示了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家乡形成了鲜明对比,昔日的葱郁生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荒凉和冷清。

"只今黯黯尘埃起,当日葱葱气象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尘埃弥漫,昔日的繁荣景象已消失殆尽。诗人感慨人事沧桑,"虽觉人情犹向化",人们的生活仍在变化之中,但并未能抵挡住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迁。

最后一句"遥思阊阖西边路,一夕飞魂绕故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他的思绪飘向远方,想象自己在梦中魂魄萦绕在旧日的居所。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政府生日四首(其二)

上公翊戴肃朝绅,衮绣趋庭下帝宸。

一德格天瞻相业,密云不雨协郊禋。

初筵宠锡清都奏,和气融随明日春。

成算自应同寿算,两河黎庶待陶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故旧见辟幕府

生逢艰苦念无前,扈圣犹悲易水壖。

知效一官常自愧,死须五鼎遂身先。

颇收姓字朝廷上,宁复功名日月边。

军旅固非平日事,愿将馀力从櫜鞬。

形式: 七言律诗

施磨衲与惠因长老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恭敬能摄受。

宝华粲缛并文绮,金针细衲成帖相。

衣裓一一如来法,一一针孔藏妙用。

经历百千无退转,佛光律仪不曾失。

我以至宝易得之,每善护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愿以此衣覆法身。

天风海涛助潮音,普闻四众及一切。

常如此袍无断灭,惠因法施亦无穷。

楖栗横拈师子床,法法流通并东海。

形式: 古风

春日有所思

阳春被华旦,草木蒙恩私。

沉沉幽谷兰,不得同其施。

女萝托乔松,光彩纷葳蕤。

游尘薄雄风,光景低郁仪。

岩花落深涧,甘为井底泥。

升沉固难量,宁复论高卑。

佳人去已远,良遇安可期。

流年易凋落,荣盛能几时。

促席具樽酒,不醉夫何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