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

东朝盛文物,四海极丰富。

粉饰郊祀间,驰驱汉唐旧。

奉常夙有掌,卤簿列前后。

车軨麾飞黄,戟盾服错绣。

启胠龙虎动,扈卫鸳鹭簉。

嵯峨屹丘岳,灼爚罗星宿。

陈兵吉利队,择马騊駼厩。

严须呵八神,喜欲抃百兽。

祖宗所继承,宇宙遍包覆。

上公敬执笾,天子亲献酎。

灵光旌旗林,缛典礼乐囿。

威仪一以整,琐碎无不究。

时惟正垂拱,国幸息战斗。

玉策恐人闻,帛书疑鬼授。

纷纭务欺阿,制作穷刻镂。

老幼咸骏奔,穹示总歆臭。

中诚乃根本,外貌特肤腠。

封宁重䃭绳,飨或贵型馏。

居安昧危机,致治启乱窦。

文华终耗财,武弱益招寇。

虽然喧一朝,孰得燕末冑。

五辂忽已没,三京杳难救。

惜其初讨论,盍不返朴陋。

临风披此图,叹息我以绶。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由元代诗人吴莱创作,通过对宋朝景德卤簿图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古代宫廷礼仪的宏大与庄重,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思。

诗中开篇即赞美了宋朝的文物丰富与四海之广,随后详细描述了卤簿仪仗的壮观场面:从车驾、旗帜到服饰,再到仪仗队的排列,无不显示出宋朝皇室的威严与尊贵。接着,诗人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以及上公与天子的虔诚参与,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严谨与繁复。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探讨了礼仪背后的深层含义与潜在问题。他指出,礼仪虽能彰显国家的繁荣与秩序,但若过于繁琐,反而可能掩盖了国家的根本问题,如危机意识的缺失与治理的疏漏。诗中提到“文华终耗财,武弱益招寇”,暗示了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实质的潜在危害,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财政负担与军事软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回归朴素传统的呼吁。在面对“五辂忽已没,三京杳难救”的历史沉痛记忆时,诗人反思了如何在繁华背后寻找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提出了“盍不返朴陋”的疑问,即是否应该回到更为简单、务实的生活与治理方式中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深邃洞察。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射的山龙瑞宫问阳明洞天洞盖是禹穴

意行得古洞,忽到阳明天。

人传是禹穴,愧我匪史迁。

上摩青冥出,涌作芙蓉巅。

下开巨石窟,郁以藤萝缠。

自昔乘四载,于兹理百川。

岳渎通脉络,蛟螭被拘挛。

真长或可待,宛委空风烟。

衣冠竟一窆,简札犹遗编。

世间后百世,龙鬼巧相挻。

安能洗涤尽,却见鸿荒前。

惜哉不可及,恐此复偶然。

黄庭或秘景,绛府尚灵仙。

精英倚怪木,狡狯戏神泉。

无论凤文舄,肯降狐鸟筵。

长啸望天末,白云年复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喻国辅张宜之

手挟残编只蠹尘,山林著我最閒身。

槁梧可据瞑须熟,华黍虽亡补欲真。

危坐但看灯作晕,远游还觉剑生鳞。

相思正是多风雨,沧海无涯可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检故庋得故洪贵叔所书李铁枪本末寄洪德器

天地昔未一,朔南遂分疆。

中原久丧乱,白刃皎如霜。

李全本崛强,手挟但铁枪。

山东数十城,叱作古战场。

茫然即断指,设誓如刳羊。

一朝与旌节,正面将假王。

云何引盗贼,遽尔升堂隍。

岂其弱能立,当彼骄则亡。

日落山海暗,群龙血玄黄。

陈安偶从晋,侯景徒祸梁。

于人欲使诈,在国须谋长。

大福岂无妄,佳兵终不祥。

谁令送死处,竟以抱甲僵。

汉盘忽已折,周鼎那能常。

吁兹抚旧墨,我涕徒为滂。

俯仰千古意,悲风啸枯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浦阳旧有明月泉久而不应今乃疏道其源似颇与弦望晦朔之间相为消长者遂作是诗

大区何浑沦,元气乃潜泄。

忽然为山水,无往不融结。

遥天偶一照,厚地空馀冽。

盈将光共生,涸与魄同灭。

玄机自消长,至理谁圆缺。

发挥虽有在,窥测尚未决。

枯柤曾几栖,断洑遽中裂。

半倚岚翠云,微通海潮雪。

昔人来推求,于此得表蕝。

虚亭奚其敞,静甃独不齧。

岁年竟悠远,沙石渐填咽。

宁加疏瀹功,肯使见闻亵。

恍疑合图经,环坐到稚耋。

傥非蟹投埼,几类鲋处辙。

纤纤浮晶彩,湛湛浸寥泬。

旧观方尔还,真源可吾绝。

争言彼月行,岂为兹泉设。

萧丘胡长寒,汉井或再热。

逝寻白兔公,直探神龙穴。

狂歌水仙词,击碎如意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