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日陶公宅,今为释子居。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张耒的作品,描绘的是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景。诗中的“昔日陶公宅”指的是古时候陶渊明(陶淵明,又称陶渊明或陶元亮,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后世尊之为“陶公”,以表达对他的崇敬)曾经居住的地方。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学成就著称于世。
而今,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释子(即佛教僧侣)的住宅。这从侧面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以及不同文化、信仰的交替更替。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和物质世界的易变性。
张耒以此句,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这短暂诗行之际,可以体会到更广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霜橙共我乡。
淮山二十里,秀色已在户。
舟车走梁宋,烟树引吴楚。
灵橘无根井有泉。
鹄壳攒修干,金华耀暖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