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出都》,是明代诗人黄应举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的场景,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逐队出都门,重城车马喧”,生动地展现了离别京城时的热闹景象,队伍从都城的大门出发,京城内外的车辆和行人声喧闹不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接着,“二年愧子道,一日受皇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在京城两年未能尽孝的愧疚之情,以及突然得到皇恩的惊喜与感激。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天寿始经眼,黄河欲溯源”两句,运用自然景观来寄托深沉的情感。诗人仿佛看到天边的寿星,黄河似乎要逆流而上,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追忆。
最后,“归来亲巳老,移孝未须言”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即使回到家中,亲人已经老去,孝顺之心无需多言,言下之意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文人情感表达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