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伯母挽诗

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

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挽诗《韩方伯母挽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是对韩方伯之母的哀悼与赞美。诗中通过一系列描绘,展现了韩方伯母的德行与影响。

首句“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开篇即点明了韩方伯母家族的荣耀与显赫,邹国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之地,而“休声”则意味着美好的名声,这里指韩方伯母的美德和声誉在家族中得以传承,开启了家族中的显赫地位。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进一步阐述了韩方伯母对家族的影响,她留下的教诲仍在,使得家族成员都以她为榜样,尊崇她的典范。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则描绘了韩方伯母的性格特点,她温柔贤淑,待人和善,这种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提到韩方伯母的丈夫可能在官府任职,而儿子则有望在仕途上取得高升,这反映了韩方伯母对家庭事业的贡献与支持。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运用比喻手法,将韩方伯母比作明亮的镜子,其品德如同秋日的清冷,又如夜晚的帷幕,暗示了她的去世给家人带来的深沉哀伤。

最后,“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表达了对韩方伯母的深切怀念,春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韩方伯母已逝,无法再返回人间,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韩方伯母德行、影响及离世后家人的哀思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长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以及家族观念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哭内十二韵时年十七

笄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

褰帷惊落雁,属纩怨乘龙。

夙抱衾裯苦,未遑组织工。

弦琴悲窈窕,中馈失仪容。

垂绝啼沾臆,临危噎抚躬。

平生怀冀缺,今日愧梁鸿。

弟妹江关外,姑嫜疾疫中。

宗姻稀袒免,馀服杀期功。

陇庙馀班祔,箕裘冢命空。

永怀愁不寐,长恸意无穷。

草绿閒门雨,花明后苑风。

年年桃李树,凄绝旧行踪。

形式: 排律

刘公秉望云思亲六韵

极目云飞处,伤心汉水阳。

氤氲迷陇树,杳霭护祠堂。

渐逐悲风起,低随落日黄。

梦魂怀屺岵,涕泪满羹墙。

寥落经秦岭,凄凉忆太行。

家山死别处,不及在他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郜文晖杏雨轩八韵

最爱知时雨,幽居杏子林。

遍滋枯瘁质,潜布发生心。

一郡怀芳润,千家沐浸霪。

药阑春正好,橘井晚来深。

化泽应同溥,斜风莫乱侵。

种花人冒湿,问酒客迷阴。

国手怜非相,时名愧作霖。

愿驱收谷虎,蓑笠此投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陈理之袭职还温州二十韵

督府元勋在,名藩阃制崇。

祖孙俱挺萃,父子尽登庸。

台阁丹青古,河山带砺同。

兼资文武略,翊赞圣神功。

信是箕裘美,生当化运隆。

自天承宠命,随地答宸衷。

驰志燕山北,还家浙水东。

建牙归旧镇,抗节赞元戎。

气压干城器,机深国士风。

暂辞莱子服,重挽楚人弓。

鹰隼飞扬外,熊罴指顾中。

安危都注意,战守欲全工。

坐觉烟尘净,行看瘴海空。

此期知不忝,良会惜难逢。

宧况清秋月,离怀远塞鸿。

婵娟共千里,聚散等孤篷。

酒尽情难尽,诗穷兴未穷。

悠悠忠孝愿,到处与君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