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十五首》中的第四首。它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形象,富有哲理。
"见处孤危立处高",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身处的境况,他孤独而危险,却站立得异常高峻,象征着他在精神上的独立和坚韧,不畏艰险。
"急如石火利如刀",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决断和敏锐,如同石头迸发出的火花般迅速,又像刀子般犀利,暗示他行动果断,思维敏捷。
"到家问路家何在",这里的“家”可能既指实际的居所,也象征内心的归宿。主人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正确的道路,然而却发现真正的“家”似乎还在远方。
"掀倒棋盘脱布袍",最后一句寓意深刻,他可能在历经艰辛后,对世俗的束缚感到厌倦,甚至不惜放弃一切,包括象征身份的“棋盘”(象征权势或名利)和“布袍”(代表世俗生活),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追求真理或内心归宿过程中的坚定与抉择,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