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

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

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

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

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

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即将满一岁的孩子手握兰花,种菊花陪伴着吟诵诗歌。
年老后我懒于涉足尘世,早晨归来独自绕着篱笆漫步。
微风轻轻传递花香,清澈的绿水潺潺浇灌。
只与山中的僧人共享这美景,何时能被国士赏识呢?
这孤独的根深深扎根,细雨正适合它的生长。
再等金色菊花盛开时,期待你来摘下一枝插在瓶中。

注释

握兰:手握兰花,象征高洁。
满岁:指孩子满一周岁。
老去:年老。
慵趋世:懒于涉足尘世。
篱:篱笆,象征隐居生活。
递香:传递花香。
绿水:清澈的水。
秪共:只与。
山僧:山中的僧人,代表隐逸生活。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物。
孤根:孤独的根,比喻高尚品质。
金英:金色的菊花。
凭君:请允许我,敬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日里的生活情景。开篇“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年迈,将一年一度的兰花采撷和栽种菊花、吟诵诗歌作为消遣时光的方式。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雅趣。

“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感慨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在这个季节里,他不再追逐世俗的繁华,只是在家中独自围着院子散步。

“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写出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兰花飘香,菊花被细雨滋润,这些都是自然界在秋季里展现的生机与和谐。

“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像山中的僧侣那样远离尘世,也许有一天能够像那些有名望的人物一样隐退山林。

“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则描写了一种植物在微弱雨水滋润下生长的景象,孤独的树木在这细雨中得到了滋养,显示了生命力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美好。

最后,“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期待菊花开放,并且请求他人将其插于衣襟,以此作为赏心乐事。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老和生命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左省张起居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宁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

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

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

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茶香紫笋露,洲迥白蘋风。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剪红。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从叔郎中諴辍自秋曹分符安陆属群盗倡炽流毒江壖竟以援兵不来城池失守例削今任却叙省衔退居荆汉之间颇得琴尊之趣因有寄献

华省称前任,何惭削一麾。

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

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

悠悠清汉上,渔者日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