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二)

前度何曾识道场,重过犹及展重阳。

新图壁挂枫千树,古字天惊雁一行。

石洞人酣霞外酒,丹房花拒夜来霜。

鍊师莫笑粗官俗,十七年前侍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苏的《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二)》描绘了诗人重游道场的场景。首句“前度何曾识道场”表达了诗人对初次造访的陌生感,而“重过犹及展重阳”则点明了重阳节这个传统的登高赏秋时节。接下来的“新图壁挂枫千树”通过描绘满墙枫叶的新图,展现出秋天的红艳与生机,“古字天惊雁一行”则以雁阵飞过天空,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

诗人进入道场,石洞中的人们正沉浸在醉人的霞光酒香中,而花儿似乎也在抵御夜间的寒霜,显示出道场的宁静与超然。“鍊师莫笑粗官俗”一句,诗人自谦为粗俗官员,却请求炼师不要嘲笑,流露出他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最后,诗人回忆起十七年前曾在此陪伴玉皇,更显出他对这段经历的珍视和怀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场的景致,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痕迹,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独特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13)

王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三)

不分简絜与胡苏,故道谁翻《禹贡》书。

田舍薪茭官赋税,山城沙砾古河渠。

微波竞走催租吏,积雨难通治粟车。

众妙门前重伫立,满衣尘土发萧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南闸

欸乃荡空碧,孤舟晓欲东。

残春野色外,乐岁市声中。

鸟语林端日,潮音水面风。

渔郎尚酣睡,隔宿一镫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淮关

晚市荒烟外,重关积水边。

闲云过江散,孤月入淮圆。

岁俭增粮价,装轻减税钱。

青青几株柳,曾系去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金桧门徒先生自书观剧诗册

少时藏弆先生书,五十六字蟠骊珠。

高句丽纸老蚕茧,河南笔妙包欧虞。

岂知翰墨有瓜葛,门生门下称生徙。

能诗光禄守家法,书画不许寒具污。

急搜行箧出真迹,珍比遗笏归魏谟。

瓯山不见锡山远,兰亭真本人间无。

朅来晋陵访老守,衔杯共补消寒图。

酒阑郑重出诗册,册纸虽破墨未枯。

当时观剧卅绝句,丝竹陶写聊自娱。

识是先生暮年笔,书成醉倩门生扶。

何期零落入书肆,肯令散乱抛中衢。

贤孙购得谨什袭,赵璧价抵千瑶瑜。

架笔安用青珊瑚,荐地安用红氍毹。

人生如戏戏易散,登场傀儡空喧呼。

若非老笔传幻景,焉得冷眼留真吾。

如今试问吟风阁,更有何人唱鹧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