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都门祖帐蔼如林,却望彤墀泪不禁。
出处频烦明主念,安危何限老臣心。
梦回渐觉朱衣远,身退初知白发深。
林下有人君侧少,知公未忍说投簪。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以都门(京城门外)为背景,祖帐(饯行的帷帐)如林,表达了对即将回归福建的福清相的深厚情谊。诗人望着友人离去,心中充满感慨,感激明主的频繁关照和对自己安危的忧虑,体现出忠诚老臣的情怀。
“梦回渐觉朱衣远”一句,通过梦境暗示离别后对友人的思念,朱衣代表官服,暗示友人的地位。而“身退初知白发深”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年华已逝,退出官场后的深沉感慨。最后,诗人提到“林下有人君侧少”,暗指自己虽不在朝,但仍然关心国家,不忍看到友人像弃置簪子那样离开官场。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人的祝福,又有对自己仕途的反思,展现了明朝末年知识分子的复杂心境。
不详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上帝高居俨肃雍,中书退食敢从容。
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四海忧来频缓带,双身朝罢每扶筇。
可知报主心如醉,久矣愁听长乐钟。
介圭争望锡河山,忍听优歌枯菀间。
春尽亲王将就国,夜分御札尚封还。
赤心自愬萦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羽翼已成商老去,汉庭容易点朝班。
文皇神武唐宗后,靖难功成战血殷。
铁骑至今趋朔漠,玉衣终古镇燕山。
峰回屏障诸陵拱,日落旌旗万马还。
前后北征多侍从,承平忝窃史臣间。
丹青台殿起层层,玉磶雕阑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禅镫。
丰碑钜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