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逢字

避炎恨无地,偶忆西南峰。

梵宫隐林麓,散我尘外踪。

人生晤会难,盍簪岂易逢。

于焉遂招摇,唱咏偕从容。

冠带与游盘,不遗采菲葑。

促席注华觞,宁须侑丰茸。

有酒当尽欢,转盼成飘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常真的《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逢字》以“避炎恨无地”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天气的厌倦之情,渴望寻找一处清凉之地。接着,“偶忆西南峰”,诗人偶然想起了西南的山峰,那里的梵宫隐藏在树林之中,仿佛是尘世之外的一片净土,让诗人的心灵得以暂时栖息。

“人生晤会难,盍簪岂易逢。”这两句道出了人世间的相聚之难得,即使是结伴而行,也未必能轻易相遇。然而,在这山峰之间,诗人却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仿佛在这里,所有的纷扰都已消散,只剩下心灵的自由与舒展。

“于焉遂招摇,唱咏偕从容。”诗人在这里放声歌唱,与自然和谐共舞,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与同伴们一起饮酒作乐,无需繁复的礼仪,也不必依赖丰盛的食物来增添欢乐,因为有酒在手,便是最好的陪伴。诗人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到的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快乐的重要性。

“有酒当尽欢,转盼成飘蓬。”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在享受此刻的同时,也预感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热爱。

收录诗词(2)

常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僧字

上方郁嵯峨,遥睇青云层。

馀霏不成霭,朝阳射觚棱。

双湖镜光彻,凉飙涤烦蒸。

轻裳欲飘飖,短发仍鬅鬙。

纵观极夷旷,颇觉秋气澄。

载瞻雷音堂,招摇肃高僧。

英英竹坞云,耿耿萝龛灯。

氍毹天花满,炉香夕烟凝。

散坐百虑息,幽怀讵能胜。

涧泉煮芹葵,山盘罗芡菱。

伊余风姿美,歌游厕宾朋。

世事良可叹,有酒当如渑。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话字

郭远树稍阴,野旷秋始届。

舟迎浦上迅,愠释林间快。

绀园几世辟,断碣何年坏。

阁披龙象拥,壁翳天人画。

良朋蔚胥集,僧衲喜出话。

谈幽贝叶翻,襟散袈裟挂。

池深浮菡萏,露晞馀沆瀣。

石田际粳秫,秋风偃蒲稗。

屡惬清赏延,迫此日西迈。

篇什志偕游,毋云弃菅蒯。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又字

骄阳秋逾炎,廛居苦嚣陋。

出郭谢尘鞅,浩气溢宇宙。

祗园荫长流,松篁倚天秀。

簪履适相从,萍水欣邂逅。

主人延客坐,芳情重醇酎。

道合犹通门,志洽俨交旧。

缅怀风尘际,东西困羁走。

馀生获良会,岁月不可又。

愿言慎所止,同心契兰臭。

日薄嗟易昏,明当睹清昼。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得字

招提面晴湖,出城路咫尺。

云林尽萧爽,盘踞神龙宅。

僧开草堂静,鹤避松烟碧。

延赏非俗流,清言足佳客。

飞光瞰澄波,驻屐乱苍石。

嘲咏图罄欢,留连竟忘夕。

吾徒洵疏豪,此会宁再得。

风尘莫回首,回首增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