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的《留别台中人士》其一,表达了一位即将离别朋友的复杂心情。诗中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盛大与沉重,以及诗人对远方征途的忧虑和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关怀。
首句“谊阗祖帐满城闉”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烈与隆重,祖帐即为古代送行时设置的帐篷,这里满城闉(闉yīn,古代城门两侧的土墙)表明送别的人数众多,显示出深厚的情谊。
“挂席中流一怆神”则转而描写诗人自己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感伤。挂席中流,意指在江河中挂起船帆,此处借以表达离别的场景,一个“怆”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接下来的“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途的担忧。召父,原指古代的贤臣,这里借指远行之人;波臣,泛指海上航行的人员。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远行者的勇敢与决心,也隐含了对他们的安全与命运的关切。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遥远,天回暗岛象征着夜晚的漫长与未知,地尽穷荒则表现了路途的遥远与荒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最后,“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圣朝宵目(宵目xiāo lù,夜晚的景象),意味着诗人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而非个人的荣辱得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时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远方友人旅途的深切关怀,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展现出一位爱国志士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