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又题秦淮秋泛图

想红楼乍下,画舫争携,桃根桃叶相并。

袖惹花钿,香余酒袂,拚得水窗酩酊。

斜倚衫青,横冲波绿,有人煎茗。

算六朝、金粉无多,留与烟波千顷。秋思被风吹紧。

又小鬟催酒,阻人归兴。

看丁字帘前,恰耐晚窗秋冷。

莫嫌醉态,浅斟低唱,定入旗亭佳品。

渐淡月、沁透衣襟,倚棹照来清影。

形式: 词牌: 望湘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秦淮河上秋日泛舟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红楼、画舫、桃根桃叶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袖惹花钿,香余酒袂",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装扮与饮酒后的余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拚得水窗酩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放纵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斜倚衫青,横冲波绿",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有人煎茗",在忙碌的泛舟活动中,加入了一抹生活的闲适与温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立体。

"算六朝、金粉无多,留与烟波千顷",诗人借古喻今,感叹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但同时又以"留与烟波千顷"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期待。"秋思被风吹紧",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思。

"又小鬟催酒,阻人归兴",通过小鬟催促饮酒的情节,既增添了生活情趣,也反映了诗人不愿离去、沉浸于当下美好时光的心态。"看丁字帘前,恰耐晚窗秋冷",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

"莫嫌醉态,浅斟低唱,定入旗亭佳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即使醉态可掬,也能在音乐与美酒中找到乐趣,甚至成为佳话。"渐淡月、沁透衣襟,倚棹照来清影",最后以淡月映照清影收尾,不仅描绘了月色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收录诗词(86)

杨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法曲献仙音.又题茆斋读礼图

恨说终天,愁消无地,只有一编怜尔。

如许伤心,萧然容膝,踟蹰绿窗纱里。

溯茂苑从游处,光阴怅弹指。人憔悴。

但消磨、蓼莪风味,悲莫极清泪,滴还似水。

君是古诗人,想笙诗、门子牢记。

掩卷苍茫,剩情怀、凄切如此。

忆昨宵梦魂,眷恋飘然行矣。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一箩金.又题西园艺菊图

分得陶家篱外地。君傲渊明,把酒斜阳里。

道是春花羞绮丽。等閒不许秋憔悴。

晚节问谁堪比拟。送酒人来,缟素飘衣袂。

一霎落英风送起。棱棱饱饫秋滋味。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最高楼.又题七夕曝书图

风光好,凉入最高楼。一叶井梧秋。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

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押[尤]韵

甘州遍.又题秋林候雁图

秋风起,旅曲唱甘州。动离愁。

雁书可有,声声唱晓,有人野眺猛回头。

耽宦兴,几春秋。清霜老木如许,何处尚勾留。

惊鸿渺,影渡白蘋洲。倦遨游。

归来大好,松菊小园稠。

形式: 词牌: 甘州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