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岭(其一)

此岭九十里,所历颇险恶。

两夫舁一兜,袅袅竹竿弱。

片篷圆幕天,尺板危垫脚。

所见高一头,有美自呈跃。

岭转初螺旋,崖断忽瓜削。

曲则蚁穿珠,窄作鼠入角。

陡则马蓦坡,藏则蛇赴壑。

进则鸟道争,退则蚓行却。

溪回路已穷,林转山又廓。

峰峦递显藏,隐现随起落。

肩舆升降间,一一归领略。

景色真难名,可喜又可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同的《过小岭(其一)》描绘了作者徒步穿越险峻小岭的生动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岭路的艰难与奇特:抬夫们艰辛地搬运竹制的行李,狭窄的山路像蚂蚁爬过的珠串,曲折如螺,崖壁陡峭如同瓜果被削切。行进中,鸟道狭小,蛇虫出没,环境险恶而富有生机。

诗人以丰富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刻画了山势的变化,从峰峦起伏、层叠显现,到溪流尽头、山路转折,展现出一幅立体的山岭画卷。在乘坐肩舆的过程中,他逐一品味并欣赏着这些难以言表的景色,既有惊喜也有惊愕,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深敬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在险峻小岭上的行走体验,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5)

陈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小岭(其二)

湖南近岭南,地暖少霜霰。

即无春雨膏,青山终不变。

况经三日霖,一绿万峰遍。

我时冒雨来,湿翠泼人面。

回飙揭层烟,岚光递隐见。

密雨渍颓云,模糊又一片。

宿雾松杉深,浓露藤萝罥。

生气入深山,草木郁葱茜。

樵径碧逾高,烧痕青山旋。

山畬叠鱼鳞,棱棱自筑堰。

高低畎浍盈,横溢水花溅。

溪谷酣笙镛,树杪明匹练。

应接声色劳,远近耳目眩。

衣装无寸乾,吾游岂告倦。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野步

蓬蓬春色有无间,白裕青鞋自往还。

潮张顿移前日岸,帆迟遮断隔江山。

提壶鸟解扶人醉,含笑花能破客颜。

瘦耸吟肩聊觅句,炊烟青已袅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春晚野步

满地木棉花,空村堆晚霞。

敢嫌春事老,偏恋夕阳斜。

幽径风前蝶,荒坡雨后蛙。

归返值邻叟,絮絮话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早出涌金门至崇文书院

出郭凉意动,凄然知已秋。

晨光转平楚,湖色上高楼。

讲舍钟声近,轻桡镜里游。

何当脱尘鞅,挟筴共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