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我门来.寄书

香茗才情,簪花模样,斜舒蜜色笺儿。

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

楚天楼上湘娥倚,奈湘雨湘烟十二时。

说与天涯游子,近日恹恹春病,生怕难支。

为趁双鱼,无物寄相思。

真珠滴向红绡满,怕绡滑珠圆难寄伊。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以香茗和簪花女子的形象开篇,暗示了文雅的氛围和女子的才情。"斜舒蜜色笺儿"描绘了女子书写信件的情景,字迹如蜜般甜蜜,却透露出一丝哀愁。"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表达了女子在提笔之际已心生感伤,泪水与墨水交融,情感深沉。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楚天楼,想象湘娥(湘水女神)也在凭栏远眺,被绵绵湘雨湘烟所困,象征着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无法排遣。她告诉天涯的游子,自己近来因春病缠身,担心难以承受相思之苦。

"为趁双鱼,无物寄相思"表达了女子想通过鱼传尺素的方式寄托相思之情,但又担心信笺上的珍珠滚落,难以传递这份深情。最后两句"真珠滴向红绡满,怕绡滑珠圆难寄伊"再次强调了女子对传递情感的忧虑,珠圆难寄,寓意着情感的浓重和传递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陈维崧的词风深情而婉约,这首《送入我门来.寄书》便是其情感表达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二十年前,曾见汝、宝钗楼下。

春二月、铜街十里,杏衫笼马。

行处偏遭娇鸟唤,看时谁让珠帘挂。

只沈腰、今也不宜秋,惊堪把。且给个,金门假。

好长就,旗亭价。记炉烟扇影,朝衣曾惹。

芍药才填妃子曲,琵琶又听商船话。

笑落花、和泪一般多,淋罗帕。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摸鱼儿.清明感旧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著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祝英台近.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披藓读之,共和其韵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界红箸。

任是年深,也有繫人处。

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

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

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

那堪古寺莺啼,乱山花落,惆怅煞、台空人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临江仙.寒柳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