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至崇安方命棹之建溪

人生天地间,驰马历大块。

行乐须及时,流光逝难再。

役役功名羁,历历山水迈。

伟哉东南区,奇险闽粤最。

车书四海同,风气一岭界。

肩舆度层霄,手棹下急濑。

四山抱回流,环合如束带。

玉井莲叶飘,仰高天作盖。

倏驰丹峰前,却在紫岭背。

微云间烟霞,疏雨洒松桧。

深林樵牧归,落日山鬼会。

雪瀑挂冰帘,林风响天籁。

石梯驾仙岩,往往遗骨在。

瑶草石上生,丹药市中卖。

巍巍考亭祠,过客祠下拜。

溪水自成文,上接洙泗派。

唤渡云门僧,貌古清可爱。

手把青松枝,趺坐溪石罅。

悬崖虹栈危,插竹渔网晒。

山高人蚁旋,下视舟一芥。

轻舫类飞鳅,宛转乱石隘。

峥嵘龙角尖,磊砢鼋首癞。

槎牙激颓波,出没如水怪。

万古槌地雷,三峡泻泙湃。

峰峦争送迎,奔走万马快。

箭过耳生风,开口不暇咳。

峭壁起冲流,恍若巨鳌戴。

山有旧题名,岁久字刻坏。

岂无姓名存,彷佛年月载。

览此前人踪,徒为后人慨。

天气易寒暄,光阴倏明晦。

浩荡三日程,应接千万态。

会登天柱峰,一览宇宙大。

少吐胸中豪,神游八方外。

题诗赠山灵,清气留胜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岭至崇安,沿建溪而行的旅程,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人生天地间,驰马历大块。” 开篇即以豪迈之气,表达了人在广阔天地间的自由与追求。“行乐须及时,流光逝难再。”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接下来,“役役功名羁,历历山水迈。” 表达了对功名的淡然,对山水的热爱。

“伟哉东南区,奇险闽粤最。” 赞美了东南地区的壮丽与险峻。“车书四海同,风气一岭界。” 描述了文化的交流与地域的界限。“肩舆度层霄,手棹下急濑。” 通过乘坐轿子和划船的场景,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乐趣。

“四山抱回流,环合如束带。” 描绘了山环水绕的美景。“玉井莲叶飘,仰高天作盖。” 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倏驰丹峰前,却在紫岭背。” 展现了山峰的变换与流动之美。

“微云间烟霞,疏雨洒松桧。” 描述了云雾缭绕、细雨蒙蒙的景象。“深林樵牧归,落日山鬼会。” 则是夜晚森林的宁静与神秘。“雪瀑挂冰帘,林风响天籁。” 再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石梯驾仙岩,往往遗骨在。” 提及了古代遗迹的存在。“瑶草石上生,丹药市中卖。” 描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巍巍考亭祠,过客祠下拜。” 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溪水自成文,上接洙泗派。” 比喻溪流如同文字,连接着古代的文化。“唤渡云门僧,貌古清可爱。” 描述了与僧人的相遇。“手把青松枝,趺坐溪石罅。” 展现了与自然的亲近。

“悬崖虹栈危,插竹渔网晒。” 描述了险峻的山崖与繁忙的渔村。“山高人蚁旋,下视舟一芥。” 对比山高与人的渺小。“轻舫类飞鳅,宛转乱石隘。” 形容船只在狭窄河段的灵活穿梭。

“峥嵘龙角尖,磊砢鼋首癞。” 描述了山石的奇特形状。“槎牙激颓波,出没如水怪。” 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神秘。“万古槌地雷,三峡泻泙湃。” 描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

“峰峦争送迎,奔走万马快。” 比喻山峰的动态之美。“箭过耳生风,开口不暇咳。” 描述了疾风的呼啸。“峭壁起冲流,恍若巨鳌戴。” 形容山壁与水流的壮观。

“山有旧题名,岁久字刻坏。” 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览此前人踪,徒为后人慨。” 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天气易寒暄,光阴倏明晦。”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浩荡三日程,应接千万态。” 表达了旅程的丰富与变化。

“会登天柱峰,一览宇宙大。” 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少吐胸中豪,神游八方外。” 描述了内心的豪情与广阔的想象。“题诗赠山灵,清气留胜概。” 结尾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佳作。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游吴山紫阳庵

天风吹我登鳌峰,大山小山石玲珑。

赤霞日烘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

飘绡云起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

挂冠何日赋《归来》,煮茗篝灯洞中宿。

形式: 古风

快雪轩

吴刚粉月成琼屑,洒向人间沃春热。

门外青山不得青,刮地东风翻挞末。

梨花云湿飞难起,晓来化作湘江水。

娟娟美人耐高寒,对此心开几千里。

山阴夜冷沙棠小,归来狂兴犹孤悄。

古春吹到矮茅茨,香浮茗碗滋诗脾。

形式: 古风

明皇击梧图

华清池头凉思动,绿桐击去朝阳凤。

阿环起学飞燕轻,笑唤三郎作供奉。

羯腔打彻《西凉州》,锦茵蹴踏双鸳钩。

彩鸾吟细朱樱破,一叶忽飘天下秋。

愁声换出铎铃语,三十六宫散秋雨。

曲江宫晓清露寒,零乱瑶阶逐风舞。

形式: 古风

秋夜京口

铁瓮城头刻漏迟,凉霜如雪扑帘飞。

雁声到地梦回枕,月色满船人捣衣。

塞北将军犹索战,江南游子苦思归。

呼鹰腰箭纵围猎,苜蓿秋深马正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