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的生活图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联“兄弟争高卧,风烟各杜门”,以兄弟间的对比开篇,一个“争”字,一个“各”字,生动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方是追求高位、名声的世俗之辈,另一方则是选择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士。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后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
颔联“绿尊忘岁月,白眼睨乾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态度。绿尊,指酒器,此处借指饮酒,诗人以“绿尊”象征饮酒的快乐,而“忘岁月”则表达了饮酒者忘却时间流逝、沉浸于当下快乐的心境。白眼睨乾坤,则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饮酒者的傲视天地、不拘小节的豪迈气概。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隐逸之士在酒中寻得心灵慰藉,忘却世事烦恼,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颈联“壁挂鱼肠剑,竿挑犊鼻裈”,通过具体的物品来进一步刻画隐逸之士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点。鱼肠剑,古代名剑,常用来象征英雄豪杰或文人雅士的志向和才华;犊鼻裈,即粗布短裤,这里用来形容隐逸之士简朴的生活习惯和不拘小节的性格。这两件物品的摆放,既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品味,也暗示了其生活态度的与众不同。
尾联“时人未之许,扪虱与谁论”,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人难以理解隐逸之士生活方式的感慨。时人,指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人们,他们或许无法理解或认同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一问句,不仅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欣赏,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和孤独感,暗示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能够理解和接纳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并不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隐逸之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