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逢春登临北固山所见的景象。首句“两点金焦在”以金焦山的两点峰尖作为视角起点,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独特。"荒峦势不孤"进一步强调了山峦虽荒凉但并不孤立,显现出山的坚韧与气势。
"江声摇石壁"通过江水的声音,描绘出山势与江流的互动,以及环境的宁静与壮阔。"夕照淡浮屠"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佛塔,色彩淡雅,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寺古禅扉寂"写出了古寺的静谧,禅门紧闭,更显出山中修行之地的深沉与超脱。"时清战垒芜"则借历史遗迹,暗示昔日战乱已成过往,和平时期到来,战垒荒废,象征着世事变迁。
最后两句"昔年山下路,何处走乌珠"以回忆的方式,引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乌珠或许是指传说中的英雄或过客,他们的踪迹如今已难以寻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北固山为背景,融合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怀,展现了诗人对时空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