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凉月

练江萧洒净环城,凤去台空月自明。

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

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凤台凉月》由明代诗人郑质夫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江边月夜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与赞美。

首句“练江萧洒净环城”,以“练江”形容江水清澈如练,用“萧洒”描绘江面的宁静,通过“净环城”暗示江水环绕城市,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纯净的画面。次句“凤去台空月自明”,借“凤去台空”的典故,喻指繁华已逝,只有明月依旧照耀着空旷的台阁,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朽。

接着,“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欣赏秋日晴朗之景,吟咏歌唱,享受晚风带来的清凉。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篆火是指香炉中的香烟,云母则是晶莹剔透的矿物,露水滋润着琴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水晶般的光芒所覆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纯净的氛围。

最后,“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两句,以“归客”自比,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感受,仿佛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与世隔绝,远离尘嚣。这里的“花竹影”不仅指自然界中的光影交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凤台凉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

郑质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间人。事见清康熙《增城县志》卷一三

  • 籍贯:增城

相关古诗词

曲水流杯

踏破苍苔一径幽,昔时曾有八仙游。

山中遗迹丹砂在,石罅通泉九曲流。

清泚一窥毛发动,流霞半酌羽觞浮。

夕阳西岸催归骑,胜境何妨一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凤台凉月

忆昔台端集凤凰,至今遗迹仰高冈。

一轮光溢琼霜净,万籁声稀白露瀼。

天上灵娥原有药,人间仙客祇分香。

孤高不尽团团意,留照庭前菊愈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曲水流杯

天悬幽涧落晴霞,几度奔流傍石斜。

列坐不烦将绿斝,萦回长为送流霞。

松阴满席团倾盖,风磴擎樽点落花。

千古醉乡原此地,未须楚水问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白水丹丘

物外飞泉境最赊,羽人曾此事黄芽。

炉经劫后无馀火,鼎落岩前有旧砂。

雨过每藏瑶草涧,云深不见赤松家。

莫言遗世无消息,服饵年来似可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