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
那比下江船,扬帆忽不见。
这首诗描绘了卫河曲折蜿蜒的水道,十里之间还能听到流水的呼唤,形成了一种悠长而连续的景致。诗人通过与江船的对比,表达了对江船扬帆远去,瞬间消失在视线之外的景象的感叹。这种描绘既展现了卫河的地理特点,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离别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和淡淡的离别之情。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十五谁家女,红妆娇自多。
低头浣衣坐,不解听吴歌。
人家半侵河,屋后晒渔网。
夜深唤小妇,篝灯听波响。
人云风波恶,风波信自恶。
生长在家乡,那得容华落。
兴庆坊前柳,萧郎手自栽。
藏鸦今渐稳,只是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