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追往日悔前事,复向如今念后来。
幸尔平生无所好,喜于末句绝纤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八十八)》。诗人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个人志趣与生命终点的独特看法。
首先,“常追往日悔前事”表明诗人常常回想过去,反省过往的错误和遗憾。这个动作显示出一种自我检视的态度,说明了诗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在思考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接着,“复向如今念后来”则转向对现在和未来的关注。这两句构成了一个时间轴,从过去到未来,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生命历程中的自我反思。
“幸尔平生无所好”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个性独立和不随波逐流。他认为自己幸运地没有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保持着自己的纯粹和清醒。这里的“无所好”,既可理解为没有过度的欲望,也可以解读为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喜于末句绝纤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点时能够保持一份纯净无瑕的心态而感到欣慰。这里的“末句”,指的是生命的结束;“绝纤埃”,形容心灵之清澈,毫无杂质。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前行事的一种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死亡和生活终点的平和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生命哲学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的志趣和生命结束状态的独到见解,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自我完善的人生境界。
不详
岂是区区务相师,寻常一事不容欺。
及阶及席方皆坐,犹告之曰某在斯。
扬雄苦作艰深语,曹操空嗟幼妇词。
晚悟师言达而已,不须此外更支离。
参闻吾道无心语,只在当时一唯间。
多学反嗟疑子贡,望云犹隔数重关。
于时穷达何须较,在我行藏未易论。
子路不知方愠见,更疑力学到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