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友竹轩

紫凝山前野水长,阿咸深住五云乡。

八年不见头全白,九日虽过菊未黄。

屋外松篁寒作伴,堂前孙子肃成行。

从今相就须宜数,不见西山易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以紫凝山前的野水起笔,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随后点出友人居住在五云之乡,隐含着对友人生活境遇的羡慕与向往。接着,通过“八年不见头全白”一句,透露出时光流逝之感,以及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尽管“九日虽过菊未黄”,菊花未凋,象征着生命中不灭的美好,但这也反衬出岁月无情。

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描写,“屋外松篁寒作伴,堂前孙子肃成行”,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家庭的和谐与传承。最后,“从今相就须宜数,不见西山易夕阳”,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多与友人相聚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珍惜眼前人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1)

曹文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 字:伯辉
  • 号:新山道人
  • 籍贯:元台州天台

相关古诗词

听泉

佛阁灯昏石磬残,渐闻岩窦玉珊珊。

月沈古洞一猿歇,人倚脩篁两耳寒。

水乐洞边趺藓石,香炉峰下认松湍。

何如赏此秋风曲,击节清吟到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六月初三日迁居寄卧云翁

危疑不决问巫咸,贞吉须过六月三。

喜听鹊声鸣始旦,强缘鸟道出重岩。

病身有托虫依蓼,家计无存水透蓝。

云雾不迷飞鹤路,雅音无惜寄泥缄。

形式: 七言律诗

梅魂二首(其一)

或傍茅檐或水隈,岂知环佩下瑶台。

几番冰雪冻不死,一点阳春唤得回。

春阁夜寒人已去,西湖春早鹤同来。

何当唱我新词曲,时向梅花酹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梅魂二首(其二)

分得瑶姬换骨丹,人间妖艳不能干。

小桥流水乘春早,断角残钟伴夜寒。

雪霁忽惊开后变,月明常恐见时难。

神交自有孤山客,抚树清吟兴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