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十韵(其二十八)

拜石盟花事正酣,每于幽兴最和南。

从来啼笑存多少,如此浮沉得二三。

方寸久应遗色相,风流终不堕清谈。

悟回文字知成障,焚出床头笔几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拜石盟花事正酣”以拜石盟誓,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坚定承诺,同时“花事正酣”则暗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营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每于幽兴最和南”表达了诗人每当内心宁静时,便能与自然最为和谐地交流,体现了他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共鸣。接下来的“从来啼笑存多少,如此浮沉得二三”,通过啼笑与浮沉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方寸久应遗色相,风流终不堕清谈”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表示在内心深处,他已超越了世俗的表象,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但他的风度与才华并未因此而消减,反而更加深邃与内敛。最后,“悟回文字知成障,焚出床头笔几函”表达了诗人对文字的理解与态度,认为文字有时会成为心灵沟通的障碍,而通过“焚”去这些束缚,才能真正释放自我,达到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心灵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隐居生活中寻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追求。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九)

山楼寒色朔风尖,双袖飘然过雾沾。

天下有心人独老,古来失意事同拈。

断霞当席乌啼树,远梵无声僧到帘。

松谡半窗惊睡起,石泉流水夜来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山居三十韵(其三十)

芙蓉插壁秀巉巉,上有仙书秘石函。

丛菊径荒惟待酒,芰荷香老未裁衫。

溪烟薄暝看横屋,水气当晴亦满岩。

赋就忽惊山鬼泣,新题竹素已三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读蜀忠王遗表

正气居然长子师,遗忠未竟陨疮痍。

数行翰墨千秋事,一寸肝肠五色丝。

身后微言悬日月,幕中名笔写须眉。

英雄零落呼难起,对此牢骚欲语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翁山归自辽东

羊裘布帽雪霜凝,几载风尘寄迹僧。

名姓隐交随五岳,须眉留得拜诸陵。

应知徐庶心徒苦,却恨留侯事未能。

归卧故园薇渐长,西山同约几时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