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有感二首(其二)

忆得儿时三五夜,人间此乐有涯哉。

不知节物将春去,只道春随节物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我记得小时候的那些明亮夜晚,人世间这样的欢乐难道有尽头吗?
不明白季节变换已经把春天带走了,还以为春天会随着自然的变化到来。

注释

忆:回忆。
儿时:童年时期。
三五夜:十五或三十夜晚(指元宵节或中秋节)。
此乐:这种欢乐。
有涯:有限的,尽头的。
节物:时节景物,指自然变化。
将春去:即将带走春天。
只道:只以为。
随节物来:随着季节变化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灯夕有感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回忆童年元宵节夜晚的情景,感叹时光流转,春光易逝。首句"忆得儿时三五夜",勾勒出诗人对儿时欢度元宵佳节的温馨记忆,那种明亮的灯火和热闹的气氛历历在目。次句"人间此乐有涯哉",表达了对那段无忧无虑、尽情享乐的时光的怀念,认为那样的快乐似乎没有尽头。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不知节物将春去,只道春随节物来"则揭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他意识到随着季节更迭,春天正在悄然离去,而自己却曾天真地以为春天会随着节日的到来而永驻。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体悟,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哲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元宵节的回忆,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欢乐与哀愁,以及对时光荏苒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灯夕有感二首(其一)

箫鼓分明搅夜阑,山翁和月倚栏干。

儿童争噪梅花烛,不解将花仔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百丈寺竹所

向来百丈有清规,此日山中肯者谁。

檐外萧萧群玉立,不由客子不题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百丈有感

不染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

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竹所睡起偶成书呈谢守之

万竹中通两牖虚,红尘炎暑不关渠。

幽人日用底难办,一榻午风清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