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亭山

晓受降书夜戢兵,路人犹说伯颜名。

中原多少奇男子,不向燕山立汉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朝时期的历史场景,通过"晓受降书夜戢兵",我们可以想象元军在清晨接受南宋的投降文书,夜晚即刻停止了战争行动。诗人提到"路人犹说伯颜名",伯颜是元朝名将,这里暗指人们对这位将领的敬畏和历史的记忆。

接下来的诗句"中原多少奇男子",表达了对沦陷区中原地区那些英勇却未能奋起反抗、未能在燕山(这里可能象征抵抗力量)树立汉族旗帜的男儿们的惋惜和感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民族尊严和独立精神的呼唤,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反思。

总的来说,程敏政的《皋亭山》以简练的语言,寓含丰富的历史情感,通过对战争结束后的平静与人们对英雄的怀念,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六言

皋亭山前竹铺,临平镇下桑园。

北岸方收缆索,东风忽动樯幡。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调巡抚宣府张养正都宪

烽火中宵澈塞明,晓提精骑出严城。

黄云白草刘家砦,从此边人不敢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桐乡晚宿皂林驿

东风吹日半晴阴,不觉船窗水气侵。

三里人家春淡淡,一江烟树晚沉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望后舟

前舟已过青山趾,后舟犹驻沧江涘。

得风未可遽凌人,同在江湖作舟子。

欲去不去心茫然,耳畔彷佛闻鸣舷。

须臾相见谢相候,并行不碍波中天。

君不见前舟独行方坐啸,后舟向晚终须到。

又不见后舟载比前舟轻,反过前舟三日程。

活计平生系征舸,但愿风潮共安妥。

不惜朝朝望后舟,他人岂必相忘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