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凄凄者风,胡不自东,不自南,不自北,吹我井上双梧桐。

梧桐昨夜飘孤叶,夫婿从军入穷发。

两地相思不相见,愁云共掩关山月。

飞鸿不我顾,海燕辞巢去。

空房蟋蟀鸣,长夜漫漫谁与语?

缄情含泪向天诉,苍苍无云复无雨,西有牵牛东织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夜长》以凄凉的秋风开篇,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诗人借风的无常方向,暗喻情感的不可预测和命运的多舛。双梧桐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梧桐昨夜飘孤叶”,梧桐叶的飘落,不仅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主人公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接下来,“夫婿从军入穷发”一句,透露出主人公的丈夫远赴边疆,留下她一人独守空闺,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两地相思不相见,愁云共掩关山月”,这两句将空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巧妙结合,表达了主人公与丈夫相隔两地,无法相见的痛苦与无奈。愁云笼罩,关山月隐,更是加重了这份愁绪。

“飞鸿不我顾,海燕辞巢去”,飞鸿不回头,海燕离开巢穴,这些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她只能“空房蟋蟀鸣,长夜漫漫谁与语?”在寂静的夜晚,只有蟋蟀的鸣叫相伴,无人倾诉心事。

最后,“缄情含泪向天诉,苍苍无云复无雨,西有牵牛东织女”,主人公将满腔的情感封存,含泪向天倾诉,然而天空却无云无雨,似乎连上天也无法理解她的哀愁。她只能将目光投向遥远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或许在她们身上找到了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24)

方殿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爱妾换马

喷日嘶风红叱拨,目似火齐汗似血。

屈膝金屏出美人,邯郸下蔡皆称绝。

英雄有事在烽烟,红粉生离未足怜。

愿将妾织鸳鸯锦,裁作银鞍满月鞯。

形式: 古风

答城中友人见讯之作

不到春城五六年,年来生事有谁传?

两株陶氏门前柳,一半颜生郭外田。

黄鸟风边行乐酒,桃花浪里钓鱼船。

翻嫌扬子无佳兴,独坐空亭草《太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征怨

怯把金钱卜,春残不道归。

昨宵看月晕,枨触几重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赐缎绢恭纪

为郎冰署客,亦得荷恩私。

恐负《缁衣》好,惭无《黄绢》词。

称身安且吉,出笥卷还披。

机杼需民力,艰难二月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