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人二首(其一)

贫贱素所有,岂辞辛与勤。

清晨腰我斧,往伐西山薪。

高岩屹巨壑,蛇虎气逼人。

衣裳既不完,出入在荆榛。

日日一接淅,釜甑恒生尘。

白石几时烂,青烟空满邻。

家徒四立壁,冬令方行春。

亦有偓佺子,翛然为世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山中的贫苦人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山中人的日常劳作、生活困顿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贫贱素所有,岂辞辛与勤。”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生于贫贱之家,不畏艰辛与劳苦的人。他自幼便与贫困相伴,早已习惯于生活的艰难,因此对于劳作的辛苦并不避讳。

“清晨腰我斧,往伐西山薪。”描述了主人公每日清晨的劳作场景。他腰间挂着斧头,前往西山砍柴,这是他获取生活所需的基本手段。

“高岩屹巨壑,蛇虎气逼人。”通过描绘山中险峻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所处的恶劣条件。高耸的岩石、深邃的山谷,以及可能出没的蛇虎,都增加了劳作的危险性。

“衣裳既不完,出入在荆榛。”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苦。衣物破旧不全,出入时只能在荆棘丛生的环境中行走,生活条件极为简陋。

“日日一接淅,釜甑恒生尘。”描述了主人公每日的饮食状况。食物简单,每日只能煮一次饭,锅碗瓢盆上布满了灰尘,反映了生活的贫穷与单调。

“白石几时烂,青烟空满邻。”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改变现状,过上更好的生活。

“家徒四立壁,冬令方行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居住环境的简陋,以及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不易。

“亦有偓佺子,翛然为世珍。”最后两句,诗人以“偓佺子”(传说中的仙人)为喻,表达了对主人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主人公未来能够摆脱困境、获得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坚韧,以及诗人对他们深切的同情与敬意。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人二首(其二)

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

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

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

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

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

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

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

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

形式: 古风

柳博士自太常出提举江西儒学来访宿山中二首(其一)

一扫空山鹿豕踪,车如流水马如龙。

黄麾法仗知宸辇,青史勋名问景钟。

宣室受釐端有召,曲台传礼尚为容。

少年作赋将投献,东北孤云是岱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柳博士自太常出提举江西儒学来访宿山中二首(其二)

尚有欧曾旧典刑,森然人物照青冥。

身从北阙攀燕桂,梦压西江食楚萍。

万里毳袍春值雪,千年龙剑夜占星。

此身恨不轻簦笈,的的根源在一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鞦韆行寄赵季良时赵留京邑

京城寒食来沽酒,城北城南映杨柳。

人家欢笑踏鞦韆,杏板丝绳相对悬。

宫锦翻衣真富贵,俗躯走肉尽神仙。

徘徊宛转当风立,春晚多风吹汝急。

鞦韆已坠蹴鞠空,华镳翠鞁拥青骢。

轩辕台前日月近,无终国里山川同。

远方羁旅纷驰逐,燕赵佳人美如玉。

燕歌赵舞欢未足,去年芳草今年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