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北行别友》。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去去青云路,何时更盍簪”,以“青云路”象征仕途或人生追求的高远目标,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离别。而“何时更盍簪”则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渴望,透露出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西风游子恨,落日故人心”,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西风”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游子恨”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落日”则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寓意着友情的暂时分离。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颈联“报国凭三策,论交薄万金”,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与友情的双重重视。在追求个人理想与实现国家大义之间,诗人选择了前者,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的决心。同时,“论交薄万金”则强调了友情的价值,表明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友谊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相互理解。
尾联“寥寥尘境外,诗酒卧东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诗意盎然的生活图景。诗人想象自己在东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修行之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通过“诗酒”二字,既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又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