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黄岩任满家大人先归作诗以示恭次元韵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系欲行难。

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

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

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瓜果成熟时离开官职最好,但身体若被束缚前行艰难。
希望随着春风吹向北方的鸿雁,夜晚梦中环绕着家乡的庭院和寒冷的月光。
即使带着琴回到栗里的田园生活,也不能骑马直奔繁华的长安。
生活简朴,享受不到丰盛的食物,每日粗茶淡饭也已满足。

注释

瓜熟:瓜果成熟。
青门:长安城东门。
去官:离职。
如系:如同被束缚。
欲行难:想要离开却困难。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信使或思乡之情。
春风北:春风向北吹,寓意回归故乡。
庭闱:家庭庭院。
夜月寒:寒冷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
抱琴:怀抱古琴,象征隐居生活。
栗里:古代地名,指隐居之处。
骑马:骑马出行,象征仕途。
长安:唐代都城,这里指仕途。
萧条:清贫、简陋。
甘旨:美味的食物。
无计:无法得到。
藜羹:粗劣的饭菜。
日厌餐:每天厌倦于这样的饭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职的官员对于返回家乡的渴望与不易。"瓜熟青门好去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之心,但"此身如系欲行难"则透露出内心的挣扎和离别的困难。

"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中,诗人通过对北方家乡的向往和夜晚清冷月光下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现实中的困境使得"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力感。

最后两句"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则是对现状的一种调侃与自我安慰。诗中的"藜羹"指的是野菜,"日厌餐"意味着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而"萧条甘旨"则是在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接受现状。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渴望、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未来无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毕进士

磨励灯前志,澜翻笔底春。

果题新进士,归悦太夫人。

更值千金产,悬需五鼎珍。

茫茫竟何往,一念忍忘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悼周尧夫(其一)

勇义千钧力,虚怀万物容。

材名称远大,俊杰霭游从。

许可皆诸老,升闻到九重。

惜哉言与位,大厦折乔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悼赵提干(其二)

一第规模胜,双楼气象高。

生涯轻阿堵,来往属吾曹。

落落心非浅,冥冥数莫逃。

含悽想平昔,不忍过江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悼赵提干(其一)

伟岸佳公子,功名早自强。

力臻门户立,学务本源长。

命服空遗像,斑衣负北堂。

增辉赖金友,笔墨妙揄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