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元夕篇

朱楼隐轸薄层霄,渌水萦堤荡画桥。

十里香风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无处无萧鼓,佳丽名都较得数。

美酒留连拚十千,少年欢笑唯三五。

三五年时二八游,个侬无赖逐风流。

香轮宝勒纷填巷,翠烛红灯拥上楼。

楼前九陌连三市,中有侯家通戚里。

千蝶春星舞袖翻,九枝夜閤歌钟起。

歌舞唯应此夕陈,鱼龙百戏竞争新。

银花绛树开千丈,佛火神灯照百轮。

花灯在处如人好,半醉筵前看鲍老。

何客灯前到肯迟,何人花下归能早。

花下灯前出画裾,衣香一路暗氤氲。

不知南陌人如月,且道东门女似云。

云移月堕欢难歇,虬水丁冬霜渐咽。

郎心尚逐紫骝嘶,妾意先憎乌柏舌。

归去烧灯总不眠,含情脉脉定相牵。

余宵冷焰留红烛,明日芳尘拾翠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之文的《金陵元夕篇》描绘了南京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朱楼隐轸薄层霄”展现了华美的高楼矗立于夜空之下,紧接着“渌水萦堤荡画桥”则描绘了流水环绕的堤岸和装饰精美的桥梁。十里紫陌上,香风拂面,明月当空,为元宵增添了诗意。

诗人接着写到,整个城市沉浸在音乐与灯火之中,佳丽云集,美酒畅饮,少年们欢声笑语。接下来的诗句中,他描述了青年男女的游乐活动,如香车宝马、翠烛红灯,以及宫廷内外的歌舞升平,烟花绚烂,佛灯闪烁,如同仙境。

诗人还借景抒怀,将花灯比作美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欢庆的氛围中,他以鲍老的曲艺表演和南陌、东门的女子比喻,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夜晚的欢乐并未因月落而消减,反而随着霜降和马嘶声越发深沉。

最后,诗人以“归去烧灯总不眠”表达对元宵之夜的依恋,即使回到家中,红烛依旧照亮寂寞,期待着明日的重逢。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盛况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郑之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豹先。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真定知府。工诗词散曲,尝作《白练裙》杂剧,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于时。有传奇《芍药记》等。另有诗文集等

  • 字:应尼
  • 号:豹卿
  • 籍贯:江西南城

相关古诗词

秋寒

浪游春复夏,秋更滞陪京。

片雨欺贫病,浮云薄世情。

已知蓬鬓短,不逐客愁生。

忽听南征雁,空思寄远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林兴祚登台城

寺侧寻山径,从空古蝶平。

湖头舟不系,树杪叶无声。

落日寒秋壑,飞烟薄暮城。

归鸦声不住,相与怆游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暮集巨源弟群鸥阁

客来情不浅,月白兴逾长。

开阁惊春暮,传杯惜众芳。

水清鱼戏藻,花落蝶愁香。

剪烛西窗里,无妨入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茅平仲

置酒长干路,谭深夜未阑。

山川牵恨远,风雨逼年残。

天迥孤帆没,江空独雁寒。

从兹君别去,月共几时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