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桐庐漏港滩示舟人

惊流激长滩,百折怒未已。

篙师与水争,退尺进才咫。

技穷解衣下,力排过乃止。

维时春冬交,冰雪寒堕指。

我时卧舟中,起视颡有泚。

迂疏一何补,辛苦愧舟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桐庐漏港滩时的情景,展现了与湍急水流抗争的场景,以及对舟人的敬佩之情。

首句“惊流激长滩”,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出了水流之急,长滩之险。接着,“百折怒未已”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激烈与不屈,仿佛在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随后,“篙师与水争,退尺进才咫”则具体描述了舟师与水流的对抗,他们寸步难行,每前进一小段距离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表现了劳动者的坚韧与智慧。

“技穷解衣下,力排过乃止”则展示了舟师在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不惜脱去衣物,全力以赴,最终才得以通过险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舟师的勇敢和毅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存环境的深刻理解与适应能力。

“维时春冬交,冰雪寒堕指”点明了时间背景,春末冬初,天气寒冷,冰雪覆盖,增加了过滩的难度。这样的自然条件更凸显了舟师们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我时卧舟中,起视颡有泚”写出了诗人在舟中的感受,他目睹了舟师们的劳作,内心深受触动,以至于额头冒汗。这既是对舟师们辛勤劳作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安逸的反思。

“迂疏一何补,辛苦愧舟子”表达了诗人对舟师们辛勤付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省与愧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50)

鲜于枢(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荒子歌二首(其一)

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

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

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

水荒子,行歌乞食良不恶,犹胜弄兵狱中死。

形式: 古风

水荒子歌二首(其二)

水荒子,听我语,忍死休离去乡土。

江中风浪大如山,蛟鳄垂涎宁贳汝。

路旁暴客掠人卖,性命由他还更苦。

北风吹霜水返壑,稍稍人烟动墟落。

赈济欲下逋负除,比著当年苦为乐。

水荒子,区区吏弊何时无,闻早还乡事东作。

形式: 古风

望峄山

东方巨镇宗岱宗,群山列侍臣妾同。

西南崛起一万仞,却立不屈如争雄。

何年天星下天宫,坠地化作青芙蓉。

外如刻削中空同,阆风玄圃遥相通。

我昔东游访青童,群仙招我游中峰。

悔不绝粒巢云松,失身误落尘网中。

如今可望不可到,舣舟空羡冥飞鸿。

神仙可学事亦晚,安用屑屑悲秋蓬。

吾闻峄阳有孤桐,凤皇鸣处朝阳红。

安得斲为宝琴献天子,为民解愠歌《南风》。

形式: 古风

题唐摸兰亭墨迹

君家禊帖评甲乙,和璧隋珠价相敌。

神龙贞观苦未远,赵葛冯汤总名迹。

主人熊鱼两兼爱,彼短此长俱有得。

三百二十有七字,字字龙蛇怒腾掷。

嗟余到手眼生障,有数存焉岂人力。

吾闻神龙之初,《黄庭》《乐毅》真迹尚无恙,此帖犹为时所惜。

况今相去又千载,古帖消磨万无一。

有馀不足贵相通,欲抱奇书求博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