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宗和尚

头白优婆塞,随堂近事初。

枯为秋院叶,醒及夜池鱼。

厥后曾何得,于人总不如。

那分一灯影,归彻小窗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首联“头白优婆塞,随堂近事初”,开篇点出和尚的年龄与身份,他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在寺院中关注着日常事务的开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颔联“枯为秋院叶,醒及夜池鱼”,运用比喻手法,将和尚比作秋天庭院中的落叶,形象地表现了他如同落叶般随风飘零的生命状态;同时,又以夜晚池塘中的鱼儿醒来,象征着他在静谧的夜晚中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

颈联“厥后曾何得,于人总不如”,表达了和尚对于人生经历的反思,似乎在说他之后的经历并未得到什么特别的收获,与他人相比总是有所欠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尾联“那分一灯影,归彻小窗虚”,收束全诗,以一盏孤灯的影子作为画面的中心,暗示了和尚独自一人在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最终归于空寂的小窗,既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宇宙万物终归虚无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和尚在岁月流转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体悟,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仙花

一一孤根发,丛丛翠叶新。

清琴弹此曲,白露谓伊人。

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

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咏画竹赠剑公

何人操不律,种就此林于。

不异琅玕色,犹然篆隶书。

纸光依本质,壁影荫吾庐。

总觉非时尚,高贤来伴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自东安将之新州阻雨先寄潘葱石

千山身偶入,十日雨淫淫。

狭室伏泉涌,前途芳草深。

村烟遮骋望,檐溜聒知音。

疲极津梁者,新州去印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无生向师学,师是此中生。

树觉菩提长,山经獦獠行。

归鸦临寺黑,激水叩钟清。

我自虞园至,维桑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