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泛舟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馀霞。

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

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

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依稀画艇莲娃。

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

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天际玉钩斜。

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

满棹白蘋归去,幽兴绕天涯。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翻译

轻盈的云朵穿过雨幕,炎热的阳光开始减弱,楼阁上残留着片片晚霞。
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深处,小栏杆斜倚,傍晚时分的水面与天空相接,映照着人家。
暮色中归巢的乌鸦匆匆,竹林中的风声交错,穿过窗纱带来清凉。
岸边的水波荡漾,杂乱的浮萍和香草围绕着沙滩,远处似有画舫载着采莲女。
鲛绡般的薄纱微微湿润,船桨快速划动发出响声。
香气如雾般细微,冷光摇曳,红色的花朵在低处显得更深沉。天边的月亮像玉钩倾斜。
江边传来采菱的歌声,惊飞了池塘里的青蛙。
满载白色蘋花的小舟归去,悠然的兴致弥漫在遥远的天际。

注释

轻云:形容云朵轻盈。
炎晖:炎热的阳光。
曲径:弯曲的小路。
幽:幽静。
玉:形容清凉的感觉。
娅红:深红色。

鉴赏

这首宋词《望海潮·泛舟》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傍晚的宁静画卷。"轻云过雨,炎晖初减",写出了雨后的清新与凉爽,炎炎夏日的暑气稍减。"楼台片片馀霞",则展现出夕阳余晖洒在楼阁上的美景。

"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描绘了小路通向静谧的深处,栏杆斜照,薄暮时分的人家倒映在水天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夜晚来临,乌鸦归巢,竹林中的风吹过,带来凉意,透过窗纱,景色如玉般清透。

"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描绘了岸边的波纹和漂浮的萍草、芦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自然之美。

"依稀画艇莲娃",远处有画舫载着少女,似真似幻,更添诗意。"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少女的轻纱微微湿润,划船声回荡,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

"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晚风中飘散着香气,月光摇曳,红色的花朵在暗夜中显得更加娇艳。

"天际玉钩斜。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描绘了月亮如玉钩斜挂天际,菱歌在江边回荡,惊起池塘里的蛙鸣,构成一幅和谐的夜景。

最后,"满棹白蘋归去,幽兴绕天涯",诗人乘舟满载白蘋归来,心中充满悠然的思绪,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泛舟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107)

赵崇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怀人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

散作一川香雨。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泪满啼红。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妒红欺绿。轻浪潮温玉。鸾袖卷香金。

娇怯未消寒粟。锦衾初罢承欢。宿妆微褪香弯。

醉眼乍松还困,断云犹绕巫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

桃花相向东风笑。桃花忍放东风老。细草碧如烟。

薄寒轻暖天。折钗鸾作股。镜里参差舞。

破碎玉连环。卷帘春睡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其二)

春意泄。香重一枝梅雪。寒透玉壶冰暗结。

玉奴情更劣。似语还羞奇绝。妒白怜红时节。

酒力未醒双眼缬。一帘风弄月。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