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止庵即事

小结茅庵倚薜萝,主人心事定如何。

春风枕上邯郸梦,夜雨灯前云水歌。

岁月不堪频把玩,山林偏称小婆娑。

年来欲问长生诀,止止庵中养太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简陋的小茅屋靠着薜荔藤蔓,主人的心思又是什么呢?
春风吹过,我在枕上做着邯郸梦;夜雨灯光下,耳边响起云水般的歌声。
岁月经不起频繁的回味,山林生活更适合我这种悠闲自在。
近年来,我渴望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只在止止庵中修炼养气之道。

注释

茅庵:简陋的小茅屋。
薜萝:薜荔和女萝,常用于形容山野间的植物。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忧虑。
邯郸梦:典故,指梦境恍惚如在邯郸,形容梦境模糊不清。
云水歌:佛教徒唱的歌,象征着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
不堪:承受不住,经不起。
小婆娑:形容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长生诀:长生不老的秘诀或方法。
太和: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自然的和谐状态,也指修养身心达到的极高境界。

鉴赏

这首宋诗《止止庵即事》是詹琰夫所作,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点滴。首句“小结茅庵倚薜萝”,通过“小茅庵”和攀附其上的薜荔植物,展现了简朴而宁静的环境。次句“主人心事定如何”,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淡泊与平静。

“春风枕上邯郸梦,夜雨灯前云水歌”两句,运用了典故,春风中的梦境和雨夜中的吟唱,寓言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方式。

“岁月不堪频把玩,山林偏称小婆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山林生活更适合自己的节奏,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最后,“年来欲问长生诀,止止庵中养太和”揭示了诗人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希望通过静养和内心的和谐(太和)来达到这一目标。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流露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

詹琰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袁侍郎

天眷频年惜挂冠,谁令今日远长安。

举幡莫遂诸生愿,祖帐应多行路难。

去草岂知因害稼,弹乌何事却惊鸾。

韩非老子还同传,凭仗时人品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严子陵图

帝揽英雄巳中兴,我何勋业树朝廷。

欲令多士持风节,暂使微垣有客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赠漳州一士子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形式: 对联

游云门

轻裘肥马春三月,到此经游花正红。

欲觅上方幽隐处,老僧笑指白云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