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名为《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其二)》。诗中蕴含了对人生老年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拈到屠苏不占先”,以屠苏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似乎在说即使再品尝那醇厚的屠苏酒,也无法回到从前。接下来,“赏心乐事转堪怜”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那些美好的事情已经成为了过去,让人感到惋惜。
“谁知白发称难老,未必青春定少年”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白发与青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不再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难以抹去;而青春虽美好,却不一定能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这种对比,既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
“洛下花开真率会,香山酒热艳阳天”两句,描绘了两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洛下的花开代表了自然界的繁荣,真率会则暗示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香山的酒热与艳阳天,则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这两幅画面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风流自是称先辈,不到华巅总惘然”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风流先辈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足迹、成就非凡的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智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到华巅总惘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达到人生巅峰的遗憾,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记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