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克温

承恩送舅向江乡,盛事无须说渭阳。

司马共称良史氏,子云仍摄校书郎。

溪头春茗含烟碧,舟底鲈鱼入馔香。

谁道锦还从昔少,十年三度见登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圭的《送吴克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联“承恩送舅向江乡,盛事无须说渭阳”,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对象是舅舅,并暗示了舅舅即将前往江边的家乡,用“承恩”二字表达了对舅舅即将得到朝廷恩赐的祝福,同时也暗喻了舅舅此行的重要性。这里巧妙地引用了“渭阳”典故,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庄重与深情,无需赘言,读者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颔联“司马共称良史氏,子云仍摄校书郎”,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司马迁和扬雄(字子云)的事迹,赞美了舅舅的才华与品德。司马迁被誉为“良史”,而扬雄则以文学成就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舅舅在学问与官职上的肯定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舅舅在学术与政务上的卓越表现。

颈联“溪头春茗含烟碧,舟底鲈鱼入馔香”,转而描写送别时的自然景象与美食,以“春茗”与“鲈鱼”为载体,营造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碧绿的茶水与香气扑鼻的鲈鱼菜肴,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也寓意着舅舅即将踏上旅途的美好愿景。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象征着舅舅前程似锦,旅途愉快。

尾联“谁道锦还从昔少,十年三度见登堂”,最后以反问句式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舅舅未来成功的期待与祝福。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质疑为何舅舅的荣华富贵似乎总是来之不易,实际上则是对舅舅多年努力终有所成的肯定与自豪。同时,“十年三度见登堂”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与空间的概念,既强调了时间的跨度,也暗示了舅舅多次获得朝廷重用的事实,表达了对舅舅不断攀登事业高峰的赞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傅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严永浚太守考最还西安

秦川郡守汉郎官,冰檗声华入望寒。

政迹已看书上考,诗名况是满长安。

一番好雨添行色,千里仁风拥去鞍。

寄语郊迎诸父老,暂时借寇若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李子阳归省

讂树年年独系情,南归暂许别承明。

圣恩初转春宫秩,故里争誇昼锦荣。

江上暮云孤梦远,望中秋水片帆轻。

经帷闻道犹虚席,屈指回辕日几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苏伯诚提学江西

飘飘季子印非迟,黄纸新函手自持。

海内文宗真有属,斗南人物更无疑。

担簦合傍春风座,对榻还思夜雨诗。

见说江头双鲤足,不妨缄素慰吾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李充昭都谏

谏苑清风不可追,词林寥落旧心知。

倒衣曾作趋朝敬,反袂真成丧道悲。

万里修途怜折轴,半轩残雨忆弹棋。

楚江浩荡庐山迥,目断丹旌伫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