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四十字奉寄四明礼师道人

昔年惭不识,今日羡仍频。

造疏传他域,谈空聚远人。

龛灯孤敌暗,庭柏瘦无春。

渐老思山甚,相逢会有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当年我惭愧无知,如今却常怀羡慕之情。
撰写文章传播远方,空谈佛法聚集远方之人。
佛龛里的灯火独自对抗黑暗,庭院中的柏树枯瘦无生机。
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向往山林,期待着与他们相遇有缘由。

注释

昔年:过去。
惭:感到惭愧。
识:知识或理解。
今日:现在。
羡:羡慕。
仍:仍然。
频:频繁。
造疏:撰写文章。
他域:远方的地方。
谈空:谈论佛教空性。
聚:聚集。
远人:远方的人。
龛灯:佛龛里的灯。
孤敌:独自对抗。
暗:黑暗。
庭柏:庭院中的柏树。
瘦无春:形容枯瘦没有生机。
渐老:渐渐变老。
思山甚:非常向往山林。
甚:非常。
相逢:相遇。
会:将会。
有因:有缘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尚能的作品,题为《五言四十字奉寄四明礼师道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在的羡慕之情,对佛法的追求和与远方僧侣的交流。"昔年惭不识"感慨往昔未能深入理解佛法,"今日羡仍频"则流露出对现在能够频繁学习和交流的欣喜。"造疏传他域,谈空聚远人"描绘了传播佛法、聚集志同道合者的场景,"龛灯孤敌暗,庭柏瘦无春"则以孤独的灯光和枯瘦的庭柏象征修行生活的清苦。最后两句"渐老思山甚,相逢会有因"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待着与礼师道人有更深的相遇和交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0)

释尚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

渺然寒水上,四望尽无涯。

沙迹迎潮没,天形接海垂。

坏衣汀霭湿,疏磬苇风吹。

今夜犹船宿,还应与月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京口僧院

渺漠人烟外,禅居静趣多。

山遥天接树,江阔日生波。

鸣橹时邻响,征车旧绝过。

清风数声磬,应不入渔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本如上人归四明

随缘离旧隐,秋后却思归。

古寺山光满,重城海气围。

道孤愁作客,年长重忘机。

此去何人见,云根掩竹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秀登上人

又负空囊出,都城难久居。

西风随雁急,寒柳向人疏。

野宿灯分烧,船斋磬动鱼。

如逢北来客,应寄社中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