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沾柳絮,莫教零乱送春归。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暮春小雨》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细腻景象。首句“霏霏小雨不沾衣”写出了春雨轻盈,飘落无声,连衣服都未被湿润,形象地展现了春雨的柔和与清新。接着,“细逐斜风密又稀”进一步描绘雨丝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动态感十足。
“好湿香尘沾柳絮”一句,诗人巧妙地将雨与柳絮结合,暗示了春雨滋润了大地,也沾染了柳絮,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香的气息,富有生机。最后,“莫教零乱送春归”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怜惜之情,希望春雨不要过于猛烈,以免打乱了春日的宁静,过早地驱散春天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小雨缠绵、春意盎然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春光的留恋和对自然的深情。
不详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为鸡啼不得,元来有口却无心。
忆郎忆到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里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侬在西边郎在东,深堂宅院几重重。
浮麦磨来难见面,厚纸糊窗不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