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黄头行

堂封马鬣何年毁,平楚苍凉暮烟起。

野人斸地闻登登,片石规方土花紫。

谁与斸者刘黄头,一丁不识锄不休。

村学蒙师辨点画,拂拭谛视文钩辀。

最后分明字十二,千三百年乃出地。

大书深刻黄头名,拍手哗然称怪事。

太守嗜古兼嗜奇,闻之亟令施毡椎。

文体犹余六朝习,书法秀整真唐碑。

长沙后人有淑媛,冰雪空闺泪如霰。

半世枯骸托外家,一抔浅土辞乡县。

作志先计发冢年,数虽小误名则传。

何物黄头细民耳,应谶乃在千秋前。

我云此事安足怪,傅会神奇毋乃太。

才人作意夸精能,造物无端弄狡狯。

冰泮滹沱石墨新,人间知有贾夫人。

他年集古重编录,更与黄头记夙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邓廷桢的《刘黄头行》描绘了一段关于古代文物发掘的故事。首句“堂封马鬣何年毁”暗示了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接下来通过“野人斸地”和“片石规方土花紫”展现了乡村挖掘的场景。诗人对刘黄头这个不知来历的劳动者持赞赏态度,他勤勉地挖掘,最终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古老石碑。

“村学蒙师辨点画”描述了识字过程,而“大书深刻黄头名”则揭示了石碑上显现出的名字,引发众人惊叹。太守对古物的兴趣使他下令保护并研究这块碑,称赞其书法风格。诗中提到的长沙淑媛,可能是碑主人的后裔,她的情感流露出对家族历史的感慨。

诗人认为此事并无奇特之处,而是人为的附会和造物的玩笑,批评了过分夸耀和神化。他以“冰泮滹沱石墨新”比喻历史的揭露,暗示贾夫人的故事将被重新编入史册,与刘黄头的发现相联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文化传承和偶然发现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6)

邓廷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嶰筠,、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江苏南京市有“墓”可供瞻仰、凭吊

  • 字:维周
  • 籍贯:晚号妙吉祥室老
  • 生卒年:1776-1846

相关古诗词

九日集抱瓮园赋诗甚欢翼日乃大风雨用惜抱轩集中猎日次重九诗韵柬异之

侏儒饱死笑臣朔,岂识天机谢彫斫。

吾侪相求重声气,不与嚣嚣竞风飑。

各从颔下抱骊珠,那肯怀中藏鼠璞。

舒州山水本奇绝,我与君来锡双卓。

昨逢重九秋气清,共款园扉无剥啄。

登高姑一陟附娄,矫首龙山青黛扑。

风吹皂帽歌乌乌,我亦相从如猎较。

文昌昭谏蹑迹至,筮得朋簪手重握。

陆玑草木剧纷纶,郭璞虫鱼更斑駮。

须臾客去余就睡,江上西风动清角。

明晨急雨寒潇潇,云气苍黄湿寥邈。

侧闻先生夜无寐,吟声非梦亦非觉。

阴晴未许周髀算,悲愉有似迷藏捉。

旷观区宇解先忧,頫睇缥缈嗤独学。

作诗摩垒再致师,酬答勿辞朋友数。

形式: 古风

赠林心北

冰天随侍鞚骄骢,帕首靴刀尚丱童。

犀角定应他日贵,豹斑谁复此郎同。

政如渡海携苏过,时以通家候孔融。

不碍士龙多笑疾,老夫甘作晋司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其一)

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

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沈思事业非。

遇雨群疑如并释,抟风独翼让先飞。

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其二)

事如春梦本无痕,绝塞生还独戴恩。

未必茝兰香共揽,要留姜桂性常存。

百年多难思招隐,半壁殷忧敢放言。

此去刀镮听续唱,迟公归骑向青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