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奚宣慰冰壑

书生于世无所用,岁晚东陵瓜自种。

几度骑驴欲出门,青松绕舍云扃洞。

枕书高卧绿阴中,何许清风惊午梦。

始知绛节下丹霄,左骖麒麟右鸾凤。

行行原隰广咨询,历历闾阎摩疾痛。

悬崖绝壁冰照壑,白昼青山雷欲冻。

神奸畏景那敢见,肯綮逢刀无不中。

范滂太守使令慑,杨绾入相朝野颂。

每翻图史想斯人,常恨寥寥千载空。

水见黄河山太华,不识欧阳当自讼。

振衣扶策候辕门,秋意欣然云走送。

愿调梅鼎作商霖,老我荒园日抱瓮。

形式: 古风

翻译

读书之人世间无用,晚年时在东陵自家种瓜。
多次骑驴欲外出,青松环绕屋舍,云雾缭绕如洞穴。
枕着书籍高卧于绿荫之中,清风如何惊扰了午间的梦境。
这才明白,原来是从天宫降下,乘坐麒麟和鸾凤驾驭的马车。
行走广袤原野,询问民间疾苦,深深关怀百姓的痛苦。
悬崖峭壁间,冰光映照深谷,白日青山仿佛被雷冻住。
邪恶之人怎敢直视光明,任何要害之处都能准确命中。
范滂这样的太守令属敬畏,杨绾入朝执政,天下称颂。
每当翻阅史书,想起这些人物,总是遗憾千年已空无一人。
黄河之水与太华山,都不及欧阳修的才华,他应自我辩护。
整理衣冠,拄杖来到官府门前,秋意浓厚,白云飘送凉爽。
希望调和梅香,化作润泽万物的甘霖,让我在荒园中日日抱瓮耕作。

注释

东陵:古代帝王陵墓区。
青松:象征高洁。
丹霄:红色的天空,指天宫。
左骖:驾车左边的马。
神奸:指邪恶的人。
寥寥:稀少,形容人少。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太华:华山,五岳之一。
梅鼎:比喻高雅的才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的《上奚宣慰冰壑》。诗中,诗人以书生自比,感叹于世无用,晚年选择在东陵自种瓜蔬,过着隐逸的生活。他骑驴游走,欣赏青松环绕的居所,享受绿阴中的读书时光,午梦被清风惊醒,寓言自己有望得到提拔,如同乘坐着配有麒麟和鸾凤的华丽马车。

诗人描绘了行走于广袤原野,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景,甚至在险峻之地也能洞察幽微,表现出深沉的民本情怀。他以范滂和杨绾为例,赞美宣慰使的德政,表达了对贤能者的仰慕和对历史名臣的追思。最后,诗人期盼能效仿古人,如欧阳修般为民请命,即使在荒园中也怀抱理想,积极进取。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的关注,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行

赤龙推车出旸谷,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

黑龙奋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

黔黎代为黑龙诉,帝命赤龙且回驭。

已欣膏泽沃焦尘,复畏连阴起寒雾。

地裂不补难望秋,天漏不补亦可忧。

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水火停齐万宝毕。

形式: 古风

山中夜起月色皎然

倦寐不知夜,开门风露深。

明河挂屋角,月出东山岑。

双犊卧啮草,满地梧桐阴。

蔌蔌堕落叶,翻翻动栖禽。

浮生谅馀几,两鬓黄尘侵。

偶此值清赏,泠然得初心。

幽隐良足尚,吾盟在云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山中视穫

归马起暝壑,微灯耿深竹。

农翁具鸡黍,要我林下宿。

共谈陇亩事,未语眉已蹙。

邑胥迩来稀,每涨卷平陆。

山中复小旱,一雨仅半熟。

举酒属乃翁,微笑以胜哭。

湖乡尔何知,瀰漫正吞屋。

且共尽此觞,人苦不知足。

形式: 古风

乌沙夹阻风

黄沙满江日色薄,北风吹天云欲落。

鱼龙贾勇气凌人,八月海风无此恶。

书生性命可轻试,拿舟早傍沙湾泊。

嵯峨万里下水船,搥鼓张帆无奈乐。

篙师瘦坐攒两眉,羡彼何速嗟我迟。

玄冥行权故应尔,速何足喜迟何悲。

一年三百六十日,须有一日顺风时。

乘流遇坎姑听之,涛山雪屋方堪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