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淡黄柳·题明吴而待西樵纪游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开篇“秋峦一抹”,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秋日山峦的轮廓,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乔木幽人宅”,将画面中的主体——幽居的隐士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通过“写入丹青好标格”一句,诗人表达了将这美好的景色以绘画的形式留存下来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欣赏与追求。
“想象林泉高致”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仿佛读者也能在心中感受到那林间清泉的流淌,以及山林间的高雅情趣。接下来,“历历南园几裙屐”描绘了南园中人们游赏的情景,通过“感今昔”一词,诗人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乡关暮云隔”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暮云的阻隔,游子归乡之路变得遥不可及,情感更加深沉。最后,“待游赏,杳飞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尽管现实中有诸多限制,但心中的渴望却如同展翅欲飞的鸟儿,充满了无限可能。
“痛河山、尽带伤心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破碎的痛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结尾“词客重来,抗风轩畔,可有沙鸥能识”则以反问的形式,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能否寻得心灵慰藉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