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院前刚刚开辟出一条狭窄的小径,边上栽了许多篁竹。
当轩静坐,细细的竹梢影洒落到茶碗中,竹叶响声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
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闲坐此地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枝。
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注释

狭径:小路。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季节变化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柴门风捲却吹开" 一句,描写的是秋天微风轻拂,吹开了柴门前的落叶,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一年四季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循环。

"陕径初成竹旋栽" 描述的是小路两旁新栽种的竹子已经形成了一条绿荫荫的小径,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似乎在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天。这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室内景象。梢影可能是指竹影或者其他植物的投影,从窗户透进屋里,落在茶碗上,这种静谧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欣赏。而"叶声轻逐篆烟来"则是在描写树叶随风轻轻作响,与炊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閒吟雪压摧" 分别描绘了夏季和冬季的不同情景。"暑天倦卧星穿透" 描述的是炎热的夏日,诗人躺在床上,即便是躲在屋内也能感受到夜空中那遥远闪烁的星光,这里传达了一种悠闲和对自然之美的享受。而"冬昼閒吟雪压摧" 则是描绘了冬日诗人在室内吟诵着诗句,窗外的大地被厚雪覆盖,给人的感觉既是严寒也带有一丝宁静。

最后一句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当前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而那株不必移动的梅花,则象征着坚守和不变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

经年规画种酴醾,柳际春将一再归。

蔓草藩墙才放远,海棠桃杏得成围。

连宵冷月知予乐,数日条风挟鸟飞。

尽写前人题品句,诵声时撼绿窗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其二)

已事殷然急,江湖第一流。

才高楼五凤,伎进刃全牛。

可惜梅花节,忙回竹叶舟。

老师应赏棒,碑巨压东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其一)

握手四年别,满心千偈禅。

清灯才软语,新雪尚幽眠。

了了翻身诀,寥寥断臂缘。

我怀吾自会,恶句莫多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叹

居士年来更觉痴,竹梢云过望移时。

晓窗倦栉犹思梦,夜榻忘眠尚改诗。

匹马未能随李广,一丘端欲效元规。

客谈休讶无心对,贪看蜘蛛结网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