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陆文圭所作,名为《和陈无逸见赠草堂诗韵》。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友情、时光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绨袍谁念故人寒,转徙萧然老伯鸾”开篇即以“绨袍”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之情。绨袍,指的是质地粗糙的袍子,常用来比喻贫困或简朴的生活。这里通过“谁念故人寒”,表达了对老友处境艰难的关切与同情。而“转徙萧然老伯鸾”则借用了东汉诗人班固的典故,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清贫的境况,同时也暗含着对老友相似命运的感慨。
颔联“幸喜云山无屋碍,始知天地出门宽”转折处,诗人从个人的困顿中找到了一丝安慰。他庆幸于云山之间,没有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开始意识到天地之大,出门之后,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广与自由。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精神解脱的一种渴望。
颈联“悠悠岁月蚁旋磨,落落功名鱼上竿”进一步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追求的得失。诗人将岁月比作不断旋转的蚂蚁,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落落功名鱼上竿”则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超越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尾联“金谷已无歌舞地,辋川犹有画图看”收束全诗,以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园林——金谷园与辋川别业为例,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金谷园曾是西晋富豪石崇的豪华府邸,而辋川则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之地。这两处园林虽已不再,但诗人的内心却依然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好,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比喻与生动的描绘,陆文圭成功地传达了复杂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