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和玉林韵

秋到双溪溪上树。叶叶凉声,未省来何许。

尽拓溪楼窗与户。倚阑清夜窥河鼓。

那得吟朋同此住。独对秋芳,欲寄花无处。

杖履相从曾有语。未来先自愁君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秋天来到双溪边的树木上,每一片叶子发出凉爽的声音,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溪边的楼阁窗户大开,夜晚倚着栏杆,凝视着天河的星斗。
哪有吟诗的朋友能和我一同居住在这里?独自面对秋日的芬芳,想寄花却无处可送。
曾经我们相伴杖履同行时,你曾说过的话,未来我已预感到你的离去让我担忧。

注释

秋到:秋天来临。
双溪:两条溪流交汇的地方。
凉声:凉爽的声音,指树叶随风摇曳的声音。
河鼓:古人指银河的牛郎星,代指星空。
吟朋:吟诗的朋友。
杖履: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愁君去:担心你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溪水两岸的树木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声音清凉而又让人感到有些迷茫,不禁令人思考生命和未来。诗人通过“未省来何许”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梦想之间界限的模糊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尽拓溪楼窗与户”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尽情地开启心扉,让自己完全融入这秋夜的宁静与凉意之中。这里,“尽拓”意味着一种彻底的放松和接纳,而“倚阑清夜窥河鼓”,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倚靠在栏杆上,聆听夜晚河水的声响,这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但又似乎只是自然界的一个节奏。

接下来的“那得吟朋同此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知己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渴望。然而,面对秋天的美景,“独对秋芳,欲寄花无处”则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即便是美丽的花朵,也找不到可以寄托情感的地方。

最后两句“杖履相从曾有语。未来先自愁君去。”诗人提及与朋友一同漫步时的承诺,但在未来的阴影下,却早早地感到忧虑和离别的痛楚。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忧虑。

收录诗词(26)

冯取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池

岩上层层叠翠苔,小池巧凿近岩隈。

就岩引得清泉满,便有前山月入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云

山腰一抹云,云起知何处。

争渡小桥寻,天风又吹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绝句(其一)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

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绝句(其二)

向晚闲行步夕阳,归来松径已昏黄。

隔林风度钟声细,认得庵中炷夜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